- 布局数字基础设施:深入推进信息通信网络建设,加快 5G 网络、千兆光纤宽带网络等普及,提升网络覆盖范围和通信质量。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推动数据中心合理布局,提高算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协同能力。全面发展数据基础设施,构建高效的数据存储、管理和传输体系,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 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推动落实 “数据二十条”,明确数据产权归属,建立健全数据流通交易规则,完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加大公共数据开发开放力度,鼓励政府部门、公共机构等将可开放的数据向社会共享,挖掘公共数据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 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对制造业企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大力推进重点领域数字化转型,如农业、服务业等,提高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营造数字化转型生态,培育一批数字化转型服务提供商,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咨询服务等。
- 推动数字技术创新突破:深化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领域,加大研发投入,突破技术瓶颈。提升核心产业竞争力,培育壮大数字产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如数字创意、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推动数字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效能,实现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透明度。提升养老、教育、医疗、社保等社会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城乡数字化融合,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打造智慧数字生活,推动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安防等领域发展,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强化数字化治理能力,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政府治理效能,加强对数字经济的监管。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推进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鼓励企业、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参与数字经济治理,形成协同治理机制。
- 筑牢数字安全屏障: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加强网络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网络安全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健全数据安全治理体系,落实数据安全保护制度,加强对数据的分类分级保护。切实有效防范各类风险,保障数字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 拓展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加快贸易数字化发展,推动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高贸易效率和便利化水平。推动 “数字丝绸之路” 深入发展,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数字经济合作,促进数字技术和数字产品的出口。积极构建良好国际合作环境,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制定,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 加强跨部门协同联动: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数字经济发展协调推进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出台财政、税收、金融等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强化数字经济统计监测,建立科学合理的数字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监测方法,及时掌握数字经济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