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数字经济:沿海明珠的数字化转型新篇

2025-03-18 11:01  来源: 中国城市网

青岛,这座镶嵌在中国黄海之滨的璀璨明珠,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雄厚扎实的产业基础,在数字经济的时代浪潮中奋勇前行,勾勒出一幅传统与现代交织、产业与科技共融的壮丽发展图景。

回首过往,青岛数字经济发展轨迹清晰可辨。从早期对信息技术的初步探索,到如今全方位拥抱数字时代,一路砥砺奋进。过去五年间,数字经济增加值以年均近 20% 的速率攀升,2023 年,其规模已超 1500 亿元,占全市 GDP 比重逾 13%,成为驱动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力量,稳稳立在山东数字经济发展的潮头。

政策的强力扶持是青岛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保障。市政府高瞻远瞩,出台《青岛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3 - 2027)》,围绕数字基建、产业培育、融合应用等关键环节精准发力。设立每年不少于 10 亿元的数字经济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激励企业创新、支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奖励数字化转型标杆项目。同时,构建起 “一核多区” 的数字经济发展布局,以青岛西海岸新区为核心引擎,带动崂山、城阳等多个区域协同发展,形成多点开花、联动共进的良好局面。

青岛发展数字经济,优势尽显。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国际交流频繁,易于吸引全球先进数字技术与理念,为数字经济注入国际化活力。海洋科研实力全国领先,汇聚众多海洋科研机构与顶尖人才,能够深挖海洋数据资源,催生海洋数字产业新业态,像海洋监测传感器研发、海洋大数据分析等领域成果丰硕。产业基础雄厚多元,家电、啤酒、船舶制造等传统产业根基深厚,为数字技术施展拳脚提供了广阔空间,海尔集团便是典型代表,其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将智能制造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生产效率提升超 30%,产品定制化比例达 60%,重塑家电制造产业格局。

在数字产业化进程中,青岛成绩斐然。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蓬勃兴起,在软件园聚集了大批专注于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云计算服务的优质企业,如 [某知名软件企业] 开发的智能客服系统,已在金融、电商等多个行业广泛应用,降低人工成本超 40%,客户满意度提升 25%。数字创意产业魅力独具,借助滨海风光与欧式风情建筑,打造数字文旅新地标,栈桥景区的虚拟现实体验项目,让游客仿若置身历史场景,年游客接待量借此提升 30%,旅游收入实现倍增。电子信息制造业加速发展,海信等企业加大在芯片、新型显示技术等领域研发投入,推出多款高端电子产品,提升青岛在全球电子信息产业的话语权。

产业数字化更是青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制造业方面,全力推进 “工业赋能” 行动,青啤集团利用大数据优化酿造工艺,啤酒风味稳定性提高 20%,能耗降低 15%;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借助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新车研发周期缩短 30%,产品质量可靠性大幅提升。农业领域,黄岛蓝莓、胶州大白菜等特色农产品产区,引入物联网、区块链技术,实现精准种植、质量追溯,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超 20%,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服务业层面,电商、智慧物流蓬勃发展,李沧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超 300 家,年交易额突破 50 亿元,快递出港量同比增长 50%,打通本地优质产品走向全国的便捷通道;青岛港智慧港口建设成效显著,自动化码头作业效率全球领先,集装箱吞吐量稳居世界前十。

然而,青岛数字经济发展之路亦非坦途。数字基础设施虽有一定基础,但在偏远郊区及部分海岛地区,5G 网络覆盖仍存在盲点,宽带速率有待提升,制约数字技术深入普及。高端数字人才供不应求,尤其是精通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且具备行业应用经验的复合型人才稀缺,企业间人才竞争激烈,人才引进成本高昂。数字产业生态尚不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资金短缺、技术支撑不足,上下游产业协同联动不够紧密,难以形成强大的集聚爆发力。

展望未来,青岛数字经济前景灿烂。在基础设施强化上,加大对偏远区域网络建设投入,实现 5G 全域覆盖、万兆光纤进企入户,筑牢数字经济根基。人才战略方面,与高校共建数字人才学院,设立高端人才奖励基金,提供住房、子女教育等一站式服务,广纳天下英才。生态优化举措上,搭建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共享、资金对接平台,定期举办数字经济峰会,促进产业深度交流与协作,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青岛,正以开放包容之姿、创新进取之态,在数字经济的浩瀚海洋里扬帆远航。假以时日,必将凭借数字经济之力,实现城市的华丽升级,续写沿海开放城市的辉煌传奇,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版图中熠熠生辉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