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数字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各个行业与领域,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创新发展以及提升综合竞争力的关键力量。江苏,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在数字经济浪潮中勇立潮头,积极布局与推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近年来,江苏数字经济发展态势迅猛。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来看,2021 年这一比重为 10.3%,到 2023 年已超 11%,位居全国第二。这一数据直观地反映出江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与不断提升的产业地位。在政策层面,江苏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文件。例如,为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出台了《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 年)》。同时,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面,以《关于加快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培育壮大数据产业的意见》为指导,致力于培育经营主体,壮大产业规模,繁荣产业生态,打造国内领先的数据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江苏发展数字经济具备诸多独特优势。数据资源丰富是一大显著优势,庞大的经济总量与活跃的市场主体产生了海量数据,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物联网发展先行让江苏在这一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与产业底蕴,众多物联网企业在传感器、网络通信、数据处理等环节处于国内乃至国际领先水平。此外,多元的应用场景为数字技术的落地提供了广阔空间,从制造业的智能化生产到服务业的智慧化运营,再到农业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技术在江苏各个产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数字经济的细分领域,江苏成果斐然。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加快工业设备和业务系统上云上平台,推动众多制造企业 “上云用数赋智”。不仅推进国家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发展,还鼓励省内重点产业园区围绕本地特色产业集群打造区域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在服务业数字化升级进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均实现了数字化变革。在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以数字化手段促进全产业链整合优化,推进研发设计、金融服务、现代物流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在生活性服务业方面,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商贸流通、文化旅游等行业深度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服务供给,拓展了消费空间。农业数字化发展同样取得积极进展,通过提升农业生产数字化水平,发挥南京国家现代化农业产业科技创新示范园区等平台载体的引领作用,加强数字农业技术装备研发应用。在新业态新模式方面,平台经济与共享经济蓬勃发展。鼓励制造业、农业龙头企业与互联网企业等开展联合创新,共享各类资源,促进全流程、全产业链线上一体发展。
然而,江苏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数字科技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在核心技术和关键领域面临 “卡脖子” 问题,这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构成威胁。数字经济领域高质量上规模产业集聚和引领性示范区相对偏少,缺乏具有强大产业影响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领军型平台企业,骨干企业在产业链上下游融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产业协调联动发展有待加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渗透不够深入,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与江苏制造强省的地位不相匹配,多领域数字化应用场景仍需进一步挖掘。数据要素市场体系尚未完全形成,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深化。数字经济发展制度体系尚不完备,数字经济监管理念和方式也有待创新优化。
面对这些挑战,江苏应积极谋划未来发展路径。在技术创新方面,加大对数字科技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突破关键核心数字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在产业集聚与企业培育方面,培育一批数字产业平台型企业,吸引总部企业、核心配套环节和先进要素集聚江苏,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推进数字产业园区试点示范建设,依托各类园区打造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形成数字经济特色园区、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在数实融合方面,以制造业为主战场,深入推进 “上云用数赋智” 行动,打造更多数据驱动的创新应用场景,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支撑能力,推动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在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方面,进一步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培育经营主体,加强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在制度建设方面,创新数字经济监管理念和方式,构建完备的数字经济发展制度体系。
入选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为江苏数字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江苏将聚焦制约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和突出问题,围绕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优化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突破关键核心数字技术、纵深推进数字化转型、推进适数化改革等重点任务,开展针对性试点试验,争当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改革破局 “先行者”、创新策源 “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