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挑战与未来

2025-03-19 09:20  来源: 中国城市网

在当今时代,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各地纷纷积极布局,鱼台县也不例外。近年来,鱼台县在数字经济领域持续发力,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鱼台县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 5G 基站建设方面,2023 年新建 129 个,总数达到 509 个,建设 5G 网络深度覆盖区域 9 处,2024 年预计继续新建 130 个,截至 5 月份,已完成 56 个 5G 基站建设开通。重点企业、园区 5G 网络实现全覆盖,千兆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 100%,为数字经济发展筑牢了坚实的网络基座。在数据中心建设上,深入开展数据中心提质增量行动,支持建设新型数据中心,推动一体化算力网络建设,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鱼台县成果斐然。2023 年完成安泰矿山、宁大钢构等 20 家企业数字化项目改造,推动中泰煤化、金叶智能等 20 家企业上云。安泰矿山、宁大钢构等 2 家企业入选市级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企业,鲁泰化学晨星工厂标杆平台入选济宁市数字经济优秀服务平台。2024 年,鱼台县继续深入贯彻全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等会议精神,加快落实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提标行动方案。重点支持企业围绕 “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 方向,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推进安泰矿山数字化改造(二期)、金叶智能环境监测物联网智能设备智造产业园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山东亘元锂电新材料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培育数字经济制造业新动能。​

鱼台县在农业数字化领域同样成绩突出,构建了全市首个县域级稻米全产业链数字平台。通过卫星遥感、物联网等技术建立 “1 平台 + 1 中心 + 1 图 + N 场景” 体系,整合 20 万亩农田的地理信息、四情监测等数据资源,形成全域数字化管控网络。依托 AI 算法构建产量预估、植保建议等 14 类预警模型,实现墒情监测、病虫害识别和产量预估,灾害响应效率提升 60%,生产成本降低 15%。平台创新 “监测 - 管理 - 服务” 全链条应用,产前通过土壤养分分析生成种植方案,产中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减少农资浪费 20%,产后建立区块链质量追溯体系,打造区域品牌溢价空间,带动农户增收 30%。搭建的交易平台集成购销、金融、物流服务,年交易规模突破 5 亿元,延伸形成 “互联网 + 农产品” 生态圈。​

在服务业领域,鱼台县的数字产业园项目发展态势良好。该项目由货牛网 (山东) 城市开发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 5.4 亿元,建筑面积 13.5 万平方米。一期数字产业大厦投资 1 亿元,占地 25 亩,由 “数字化产业运营平台专业运营商” 浙江中谷智业公司管理运营。已注册企业 251 家,实体入驻 85 家,其中包括 16 家互联网平台企业、21 家外贸型企业、2 家外资企业。项目运营以来,税收超 1.3 亿元,推动跨境电商平台和配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全县涉及跨境电商业务的企业达到 56 家,产品出口 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 37.5 亿元,同比增长 40%。​

然而,鱼台县数字经济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从企业结构来看,规上服务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企业数量少,规上互联网服务业企业仅万合大数据 1 家,且 2023 年营收比 2022 年营收下降 13%,规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数量为零。领军企业带动能力弱,互联网、软件信息类企业薄弱,缺乏龙头企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小、散、弱” 问题突出,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深度不够,物联网和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在生产、流通、预测、决策过程中尚未深入应用。此外,对于数字消费与数字服务的需求不足,以及对于高端数字化人才缺乏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互联网软件服务业的发展提升。一些中小微企业由于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投资大,要素成本高,企业融资难,存在不敢投资、投资回报慢的问题,造成信息化、智能化改造进展较慢。​

针对这些挑战,鱼台县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应对。在政策支持方面,2024 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围绕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等方面,面向全省培育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择优给予最高 200 万元奖补。聚焦高端软件、集成电路等 “十大领域” 建立省级数字产业重点项目库,遴选优质项目在用地、能耗等方面给予支持。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集成电路领域科技型企业,给予 10% 的研发投入后补助。聚焦数据资源汇聚共享等,培育认定省级 “产业大脑”,择优给予最高 200 万元奖补。支持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发展,通过 “创新服务券” 方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围绕技术创新、数字化赋能等方向购买服务给予补贴。在企业服务方面,县工信局做好企业转型技改项目台账梳理,加大服务企业力度,大力宣传企业智能化改造奖补政策,持续实施工业企业 “智改数转” 工程。利用三大运营商与信息化服务商,进一步降低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成本和门槛。省工信厅建立平台网站,根据企业填报情况给予针对性支持,未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在多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已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强化资源要素保障力度。同时,省工信厅在网站首页建立数字化转型云课堂,提供免费数字化转型培训课程,促进中小微型企业健康发展。在产业培育方面,抓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外部招引”。依托数字产业大厦,谋划建设产业大脑中心、现代港航物流大宗货物交易平台、鱼台云计算中心等项目,将数字大厦打造成鱼台县数字化综合指挥中心。发挥数字产业大厦优势资源,通过相关公司形成数字产业集聚效应,积极培育新型企业,依托中谷智业公司做好数字经济企业的招引工作,加快招引软件企业落户鱼台。​

展望未来,鱼台县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广阔。随着 5G 网络等数字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将为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的落地提供可能。在制造业领域,持续的数字化转型将不断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迈进。农业数字化方面,稻米全产业链数字平台的成功经验有望推广到其他农产品领域,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服务业领域,数字产业园的持续发展以及跨境电商等业务的拓展,将不断提升鱼台县在数字经济服务领域的影响力。通过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企业服务、培育产业生态,鱼台县数字经济有望在未来实现更大的突破,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