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半岛中部,潍坊这座以风筝闻名于世的城市,正凭借深厚的产业根基、优越的地理位置,在数字经济的广阔天空中振翅高飞,勾勒出一幅传统产业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创新发展的生动画卷。
潍坊数字经济的成长并非一蹴而就。回首过往,从早期对信息技术的初步探索,到如今数字经济体系初现规模,其发展步伐稳健有力。过去五年间,数字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 16%,至 2023 年,全市数字经济规模已突破 800 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接近 10%,已然成长为驱动潍坊经济持续向前的关键动力,在区域经济格局中崭露头角。
政策扶持是潍坊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坚实保障。市政府立足长远,出台《潍坊市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 - 2025)》,精准聚焦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培育壮大、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等重点领域,绘制清晰发展蓝图。每年安排不少于 6 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扶持数字经济领域的创新项目、奖励数字化转型的先锋企业,激发产业创新活力;构建 “一核三区多点” 的空间布局,以潍坊高新区为核心,带动滨海、峡山、青州等区域协同发展,多点发力,形成全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燎原之势。
潍坊发展数字经济,优势显著。产业基础雄厚多元,农业领域,作为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蔬菜、瓜果、花卉种植产业发达,为农业物联网、农产品电商等数字技术应用提供了广阔天地。寿光蔬菜产业借助数字技术实现精准种植、智能灌溉与质量追溯,蔬菜产量提升 15%,远销国内外市场。工业方面,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工等传统产业完备,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造了丰富场景。潍柴动力通过数字化改造,发动机生产效率提高 20%,产品质量稳定性大幅提升。地理位置优越,处于胶东半岛经济圈与济南省会经济圈交汇地带,交通便利,既便于承接先进数字技术辐射,又利于数字产品与服务向外输出,构建区域数字经济互动网络。
在数字产业化领域,潍坊成绩斐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茁壮成长,潍坊软件园吸引众多软件研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应用的企业集聚。其中,[某软件企业] 研发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已在本地及周边地区 500 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帮助企业优化管理流程,库存成本降低 20%,运营效率提升 20%。数字创意产业独具魅力,结合潍坊丰富的民俗文化,如杨家埠木版年画,打造数字文旅体验项目,让古老文化以崭新形式展现,年游客接待量借此提升 30%,旅游收入显著增长。电子信息制造业稳步发展,在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领域持续发力,部分产品进入国内高端市场,为潍坊数字经济发展增添硬实力。
产业数字化转型堪称潍坊数字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制造业领域,大力推进 “智能制造” 工程,豪迈机械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远程监控、故障预警,设备运维成本降低 15%,产品生产周期缩短 20%;晨鸣纸业利用大数据优化生产流程,纸张良品率从 85% 提高到 95%,能耗降低 15%。农业方面,除寿光蔬菜外,昌乐西瓜、青州花卉等特色农产品产区也广泛应用数字技术,实现精准种植、智能灌溉与质量追溯,农产品附加值提升超 20%,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服务业领域,电商、智慧物流发展迅猛,奎文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超 300 家,年交易额突破 40 亿元,快递出港量同比增长 40%,打通本地优质产品走向全国的便捷通道;潍坊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上线,为小微企业融资超 60 亿元,有效缓解融资难问题。
然而,潍坊数字经济发展之路亦非坦途。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部分农村偏远地区仍存在短板,网络带宽不足、5G 覆盖滞后,制约数字技术的普惠应用;高端数字人才相对短缺,尤其是精通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技术且熟悉本地产业的复合型人才稀缺,难以满足企业创新发展需求;数字产业生态尚不完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资金、技术、人才等多重困境,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不够紧密,产业集聚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
展望未来,潍坊数字经济前景光明。在基础设施强化上,加大农村及偏远地区网络建设投入,确保 5G 全覆盖、千兆光纤进万家,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人才引育方面,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设立数字人才专项培养计划,提供优厚待遇,吸引并留住高端数字人才。产业生态优化上,搭建数字经济产业联盟,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技术、咨询一站式服务,定期举办数字经济产业论坛,促进企业深度交流与协作,凝聚强大发展合力。
潍坊,正以数字为笔,创新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绘就数字经济的壮丽篇章。假以时日,必将凭借数字经济之力,实现城市的华丽升级,成为山东半岛数字经济发展的新高地,让鸢都魅力在数字时代绽放全新光芒。